close


HTC成功的道理,就是很踏實地把每一步做精、做好,堅持努力不懈,時機到了自然成功!

htc整合了台灣工業累積已久的優勢資源,把掌上電腦、PDA、iPAQ做好,等歐洲電信商需求手機合作的時機到了,就開始爆發式地成長,一切成就也就隨之而來了。

這是宏達電創始人卓火土的信念!而究竟是什麼原因,讓這個信念不再支撐htc的成功呢?

我在2012年的Top 10 Crisis觀察報告中提到了htc向下沈淪的十大原因:

1. 資源缺口       台灣產業缺乏應用與系統軟體的人才,因此htc除了擅長手機組裝外,幾乎無法發揮越來越多的整合應用的功能與特色。例如,三星提供文書編輯類軟體,蘋果甚至可以在不同裝置上同步所有的應用。或許因為htc的高階主管可能都是光、機、電整合的專業背景,他們似乎感受不到消費者對於應用和系統層面的強勁需求?

2. 自傲白目      htc當時如日中天,這點不再累述,是組織發展中的最大不利因素之一。

3. 自我中心      受到自傲白目的影響,htc的產品設計,可以說是設計給周永明(或htc主管)用的,而不是給消費者用的。很多人學習賈伯斯『以人為中心』設計理念,但我從htc的產品上所看到的,是他們把自己當起了那個『人』,用自己的喜好習慣來設想消費者可能的需求。關鍵問題就出在他們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,因此無法設計出賈伯斯那種『以人為中心』的產品設計。我在文中已舉出許多例子,他們可能沒聽懂,所以持續用著他們所擅長的機海戰術,讓自己越戰越沉、越攻越小。

4. 產品品質       htc Sense是它的桌面功能整合的介面程式,從2009-2013年間,我沒試過滿意的,問題百出,例如設好的icon會自己消失等等。2013年居然還出現了跨機型大批量的拍照紫光問題,htc並沒有面對問題做全面的回收處理,結果是嚴重毀損了htc的品牌聲譽。我在報告中也特別強調過,這些品質問題甚至都不會發生在高檔的白牌機或山寨機身上!結果後來,果然給小米抓住機會,後來居上。

5. 自戀服務       給客戶htc想要的服務!當時的htc官網似乎成了周永明的個人網站,居然首頁上只放了兩個信息,一個是周的個人照,另一個是htc ONE的新品上市,其他只有約16項的資訊鏈結!和當時蘋果和三星的官網上的豐富內容相比,簡直就是個大笑話!

6. 有限支持       或許你會不相信,我一直沒法安裝htc Sync軟件,和電腦連結我只能用第三方的91助手或360軟件。我一直都在測試,約在一年多前,我才可以裝上Sync的新版本,結果大失所望,功能實在太有限了,我寧可繼續用91或360。htc依然學不會「蘋果的方便、效率、安心」!

7. 應用薄弱       或許htc死都不承認自己應用薄弱,這點還是回到「自我中心」的問題來看,只要他們願意換位思考,想想htc目前的應用究竟給消費者帶來了哪些「方便、效率、安心」的價值?應該就會承認這點。Blinkfeed是很多APP都有的資料彙整/串流功能,可以看到htc在資料整合層面的努力;  照相功能似乎很多但不夠專業,為了自拍採用廣角鏡頭,最後造成相片兩邊比例失真,卻一直不見改善!TV遙控器功能應該挺實用,但仍然缺了一點方便!htc很多應用最後流於畫蛇添足或錦上添花...一言難盡!

8. 整合不足      光、機、電整合技術是台灣的強項,但是牽涉應用和系統的整合,或許因為台灣地方太小規模不大的原因,似乎無法培養出這方面的人才,這其實是在蘋果和三星加入競爭後,htc應該要清楚自己的軟肋與競爭者威脅之處。蘋果有MacOS為基礎的iOS,三星深入Google Andorid系統的客製加值化設計,所有後起的大陸品牌也紛紛仿效跟進,試問,htc除了繼續強調相機功能、Blinkfeed串流、音效、應用外,似乎依然缺乏整合特色!

9. 雲端無力      我們看到htc手機(=雲終端)、Blinkfeed等應用(=APP應用),但是htc提供哪些雲端服務呢?官網(=iCloud雲服務)?或許我最近接觸較少,但我沒感覺到htc有擴增雲端服務?我敢斷言,尤其是IT相關產品的企業,如果想要在市場中繼續生存發展下去的,一定都會有『終端+應用+雲端』產品與服務的完整佈局,缺一不可!

10. 創新不足      htc尤其不會承認自己創新不足,大家也肯定htc的成功是因為有創新,例如iPAQ取代Palm PDA、htc手機取代Sony Erisson/Moto等,但是最近這幾年我們不再看到它的創新?找不出它能取代任何既有產品的例子。反倒是,一直給後起之秀給替代了,例如,小米取代htc五年前單季全球市佔率第五的位置。

以上所言,純粹是一個台灣用戶對於台灣之光品牌的殷殷關切。當一個公司可以把這麼多的問題浮出檯面,其中包含產發、生產、品質、服務等多個面向,而讓客戶/消費者能輕易地感受到這些問題,這樣的公司首先要改的就是換腦袋,也就是應該立刻換下主要經營者,很可惜的是,這樣的改變卻慢了三年。htc如果能更早一點,替換一個不侷限在光、機、電整合技術背景的經營者來經營的話,相信應該會有更好的一片光景。

在建議給出去了之後,也立即看到了些改變:

1. 網頁內容改了,介面也美化了,功能也優化了。 

2. 產品開始區分四個定位:手機、相機、音效、遙控器。 (但是依然模糊~)

3. htc Sense軟體穩定了,功能卻也簡化了。

4. 多了Blinkfeed信息串流與整合功能。

5. htc Sync有在改進,但進度略嫌緩慢。

我能感覺到這些改變是表面的,產品設計還是挺自我中心的。後來出現嚴重的『泛紫光』品質問題,總應該能解決吧!我後來卻驚訝地發現,這個問題不只是單一機型有,在那一年的機型中,我至少看過四款都有此問題,包括ONE、Butterfly、820t、..等,其中大部份都沒有主動做召回處理,不難想見,『泛紫光』已經持續對htc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傷害!htc目前的頹勢,應該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此而造成的。

不但發生嚴重的泛紫光品質問題,還爆發多名主管集體跳槽、技術外流大陸等重大資安事件。在應用、整合、雲端方面,突破幾乎看不到任何突破,htc淪為落後大陸六大品牌之後的小公司。

我們再從IDC數據和重要歷史事件來看htc的發展:

2012第4季,也是撰寫上述報告的當下,htc全球市佔率下滑到第九名,落後三星,蘋果、華為、中興、聯想、索尼、LG和黑莓。

2013年起,htc被拋出十名以外,前十大為三星、蘋果、聯想、華為、LG、索尼、酷派、中興、諾基亞、黑莓。

2014年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前十位為三星、蘋果、聯想(中國)、LG、華為(中國)、小米(中國)、酷派(中國)、索尼、中興(中國)、TCL(中國)。

這也是眾說紛紜的紅色供應鏈威脅中之一貌!

2015年6月2日,htc股价跌破百元新台币。截至目前為至,股價約47元台幣,不過一年時間,宏達電市值蒸發了一兆元。

套句馬雲先生的話,很多人一生輸就輸在對新生事物的看法上: 第一,看不見; 第二,看不起; 第三,看不懂 ; 第四,來不及!每一次新的机遇的到来,都会造就一批富翁!当别人不明白的时候, 他明白他在做什么; 当别人不理解的时候, 他理解他在做什么; 当别人明白了, 他富有了; 当别人理解了, 他成功了。 任何一次机遇的到来,都必将经历四个阶段:「看不见」、「看不起」、「看不懂」、「来不及」 。 

同樣地,台灣之光htc的成功的原因是:

1. 當別人「看不見」卓火土團隊的價值的時候,王雪紅有獨到的眼光看好他並支持他。

2. 當別人「看不起」宏達電的掌上電腦產品的時候,卓火土踏實地整合了台灣光、機、電產業的技術資源。

3. 當別人「看不懂」微軟WinCE如何應用的時候,宏達電成功地開發iPAQ,切入並佔領PDA市場。

4. 當宏達電和各大電信商簽約合作的時後,Palm已「來不及」生存,Moto、Nokia和Sony Er.等智慧手機大廠也「來不及」反應,只能逐步地讓出市場。

而眼下,htc究竟輸在哪裏呢?

1. 周永明「看不見」蘋果iOS競爭優勢的時候,蘋果穩健地取代了htc高階產品的高利潤市場。

2. 周永明「看不起」APP應用軟體系統的時候,三星以優質客製應用安卓系統取代了htc才佔領不久的PDA市場。

3. 周永明「看不懂」雲端整合應用服務的時候,蘋果成功綁住客戶忠誠度,htc很難再搶回/切入高利潤市場。

4. 周永明「來不及」從沉浸勝利中甦醒的時候,中國品牌的低價手機興起,htc只能陷入殘酷的市場紅海中。

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,宏達電贏在王雪紅和卓火土的「看得見」,htc則輸在周永明的「看不見」、「看不起」、「看不懂」與「來不及」。


[[[ 李東翰 專文 ]]]

本文內容為作者的自由言論,不代表中選總部和本站的立場。文中所涉圖、文、標識或影片等皆為相應之原創者所有。

arrow
arrow

    C位視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